以聯盟引導的姿態做高端產業用
——中產協記者訪陜西元豐紡織技術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強
編者按:安全防護服是安防類產品中與人的安全最息息相關的產品之一,是重要的個體防護裝備,每年有上億套的需求,并且還以年均兩位數的速度遞增。隨著國家加大國防安全和社會治安的投入,以及對勞動保護、生命安全的重視,安全與防護紡織品行業得到了較快發展,高性能防護服的研發也取得了不小的進展。然而,安防紡織品本身特點決定了它高投入、高技術、高性能的特點也使它既是難點又是熱點,成為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內備受青睞的一個領域。為此,本刊采訪到被評為中國第一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領軍人物、一直致力于安全防護用紡織品產品研究開發的陜西元豐紡織技術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強,了解企業在安全防護用紡織品領域的發展現狀及今后公司的規劃藍圖,也讓讀者從中有所感悟。
記者:可以說近年來陜西元豐紡織技術研究有限公司發展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我國安防行業的進步。元豐是怎樣將安全防護用紡織品這一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品做大做強的呢?
劉強:安全與防護用紡織品行業是一個技術含量高、原料成本高、前期科研投入大的行業,因此對于安防用紡織品企業而言,只有靠大量的科研投入,做好基礎研究,大力引進和培養高級人才,打造一批懂技術、懂市場的科技創新團隊,踏實搞研究、搞開發、搞創新,才能在國內市場打出自己的品牌,并在國外市場獲得一席之地。
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2012年以來,元豐公司每年在科研創新方面的投入均超過了一千萬元,且逐年增加,研發、技術人員在總員工人數的占比也逐年提高,已經接近1/3,建立了陜西省安全防護用紡織品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陜西省產業用高性能纖維應用工程科技創新團隊,真正走上依靠科技創新的發展之路。
同時,我們正逐步加強與高等院校的密切合作,利用高校扎實的基礎知識、雄厚的科研力量以及不斷更新的試驗設備等優勢資源,以公司的技術和產業化優勢作為開花結果的優質土壤,加快技術成果的轉化,讓理論與技術實現其市場價值。只有這樣,才能使投入與產出實現良性循環,進而可以在科研創新方面投入更多,也創造更多市場價值,并且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2014年,公司的銷售收入相比2013年預計將有百分十幾的增長,但是利潤卻會有顯著提升,基本上翻了一番!這些成績,就是得益于公司不斷的科研投入和技術創新,從而有能力及時滿足不同客戶對產品的個性化需求,贏得了市場主動權!
記者:繼元豐備受矚目的特警戰訓服項目順利通過公安部驗收,實現了我國特警防護裝備水平的提升,徹底改變了國內特警裝備長期依靠國外進口的被動局面,公司目前有哪些新項目在進行當中?有怎樣的市場前景,又面臨著怎樣的挑戰?
劉強:特警戰訓服項目從2012年通過驗收后到現在正式投產已有兩年,公司現在又承擔了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警用戰訓服特種功能面料及差別化纖維復合材料技術,本項目于2014年12月已經進行了技術驗收。在我國,特警約有十萬多人,市場比較小,但普通警察約有210萬人,這個市場就比較大了。不過,由于普通警察戰訓服和特警戰訓服在實際應用中所面臨的環境、危險程度不同,因此對兩者的各項性能要求有一定差異,最重要的是,由于配備的人員數量較大,普警戰訓服對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畢竟執行特殊任務的特警服裝更注重性能,如阻燃耐高溫、高強防撕裂、防靜電、抗油拒水、防酸堿、吸濕速干等,對價格的敏感程度稍低。普通戰訓服一方面注重綜合性能,同時要有合適的價格,以節約國家開支,成本控制恰恰是該項目所面臨的最大挑戰。為此我們的科研、技術人員正朝著將功能與成本兩者相平衡的方向努力,希望獲得可以兩全的過硬產品。
記者:根據了解,安全防護用紡織品中,除了這兩年的公安部項目外,陜西元豐在防靜電紡織品、阻燃防護服等方面的研究開發與生產也已有多年,成績也十分顯著。如今公司各類防護服的發展怎樣,今后有什么具體規劃,公司整體的產品結構又會有怎樣的調整?
劉強:陜西元豐從2003年以來就開始研發防靜電紡織品,到如今已經有十多年的研發及生產經驗,技術最為成熟,產量也最大,占全公司的70%左右?,F在,公司防靜電紡織品的發展正向著全系列、多工況的方向發展。也就是說,根據不同工作環境、不同客戶的需求等,將防靜電紡織品的種類豐富起來。對于產量其次的阻燃、耐高溫紡織品,我們在研發中將更多地考慮開發多功能產品,其實這也是所有安防紡織品共同的發展趨勢。在安全防護用紡織品方面,公司今后將圍繞警用、消防、石油化工、電力、冶金、煤炭等八大領域,打破按功能劃分產品的傳統思維,圍繞具體的應用需求,整合技術優勢,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
通過內部結構調整,今后元豐還將繼續拓展應用領域,更多地投入到我們一直都很關注的碳纖維制品領域(如三維立體異形件、摩擦材料等,并逐步擴大除防靜電、阻燃耐高溫等安全防護用紡織品以外的工業用、農用紡織品等其他產業用紡織品份額,努力做大做強,做深做廣、做高端,實現公司科技創新能力、盈利能力的整體提升。
記者:從元豐現有產品以及您對公司今后的規劃來看,元豐將落腳點落在國防軍工、個體防護、石油化工等高端產品市場,您覺得要打開這樣的市場最重要的是什么?
劉強:要讓客戶滿意,最為重要的還是產品,過硬的產品。沒有好的產品,其他都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因此,這又回到開始的那個話題:元豐在科研創新上舍得花錢、花精力。此外,市場調研和必要的客戶研究十分必要,只有產品能夠真正滿足客戶需求,讓客戶用著放心、舒心才能打開高端市場,站穩腳跟,贏得更廣泛客戶。
如何做讓客戶滿意的產品?在我看來,就是要做足客戶功課,懂得客戶所需,進而建立長久合作。主動發掘客戶需求,是公司今年利潤率提高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在出口創匯方面。舉例來講,以往我們參展都是被限制在展位展場,聽到的也是展商說的,看到的僅僅是人家展示的,缺少很多深入的信息和我們需要了解的需求,很有局限性。為此公司不吝經費,主動出去拜訪目標客戶,去看看他們的車間、看看他們的生產過程等,在熟悉對方的過程中,發現他們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然后設計方案,提供產品。這樣的主動出擊模式,不但使我們的生產有了目的性,也讓我們的客戶更滿意、更忠誠。
記者:陜西元豐在推動產業用紡織品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安全與防護用紡織品專項聯盟的組建與創新合作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為我國安全與防護用紡織品行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您曾經也指出目前聯盟工作中在合作機制方面存在的一些挑戰,作為聯盟理事長您對這些挑戰的解決有什么想法?
劉強:安全防護用紡織品行業目前處于一個成長、提升、整合的過程,市場空間和行業規模持續增長,重點企業發展能力不斷提升,行業優勢資源趨于聚集整合。當前,三方面的合作尤為重要:一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聯盟合作,促進新材料應用和產品開發;二是行業與終端應用領域的合作,為用戶提供面料開發、服裝設計、標準制定全套解決方案;三是企業間橫向合作,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
產業用紡織品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安全防護用紡織品專項聯盟自2012年10月成立以來,在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的監管和指導下,在攻關安全防護紡織服裝關鍵技術、建設公共平臺、擴大應用市場、弘揚安全文化、完善技術標準等方面開展了多項活動,成效顯著,成功承辦三屆“中國安全防護紡織服裝產業創新發展論壇”,現在安全與防護用紡織品專項聯盟已有13家單位。但是作為全國范圍內的一個專項聯盟,我們還存在規模較小、利益分配機制不完善、內部深層合作缺乏等問題。為此,我們也一直在探索一個行業上下游企業可以積極緊密合作的模式。通過在陜西省成立“陜西省安全防護紡織服裝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我希望可以從這一省內聯盟的運作中尋找突破口,找到一種能夠真正實現將科研成果產業化,最終使聯盟內的上下游企業利益合理共享的高效合作模式,再將其推而廣之,來推動全國安全防護用紡織品專項聯盟企業的積極互動與深層合作。
(來源:cnita)
- 上一篇:元豐公司參加首屆粉塵防護高層研討會
- 下一篇:加強上下游合作 引領產業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