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用紡織合成材料分會2014年會召開
發布:2014-10-13 10:16??????點擊:
近日,由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主辦,中產協土工用紡織合成材料分會承辦的土工用紡織合成材料分會2014年會暨工程設計創新論壇在山東省德州市召開。會議不僅邀請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晉良、姚穆,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山東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夏志林等行業領導出席,還邀請了清華大學、東華大學、西安工程大學、河海大學等教授以及來自交通、水利、城建等設計和認證院所專家參加,得到土工分會會員企業的歡迎。
高勇在致辭中說,截止去年底,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利潤率、勞動生產率等項指標已經超額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目標,在行業平穩發展的良好勢頭下,今年能完成更多指標數值。目前國際上產業用紡織品的纖維加工量大約占紡織纖維加工總量的40%,隨著世界纖維生產結構的改變,未來30年這一比例將提升到60%。相比之下,我國產業用紡織品逐步增加到占23%的比例,也不算高,這有國內產業用紡織品起步晚,技術有待研究、市場有待拓展的原因,也有國內存在制造與使用脫節,導致行業發展相對滯后的原因。因此,在接下來的發展階段,產業用承載紡織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責任不能改變,而調整它在紡織中的占比將是“十三五”的重點。行業與企業要按照市場需求,逐步打破原有的不合理格局,加快產學研用相結合,才能促進產業用行業較快發展。
姚穆表示,國內土工用紡織品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由于種種因素影響,一直沒有得到工程應用,進入21世紀,青藏鐵路、三峽工程中使用土工紡織品取得良好的效果,陸續開拓了土工布的穩定市場,還擴展到利用土工專用纖維增強防裂功能。除了國內大量使用,許多援外工程也對國內土工紡織品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由中國鐵建集團承建的連接安哥拉、贊比亞、剛果的本格拉鐵路、由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承接的尼日利亞沿海鐵路……國內建設和援外項目的雙啟動,都將促進土工用紡織合成材料的需求前景。在這樣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做到“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創造新工藝,使用新設備,應用新原料,設計新產品,保證產品性能,延長產品壽命,加快土工布不斷升級換代。
李陵申不僅介紹了整個產業用行業前三季度運行,還重點談及土工用紡織品子領域的發展。近年來,國內交通、水利和環境工程等方面的投資推動了土工與建筑用紡織品的快速發展。2013年,全國土工與建筑用紡織品的產量達到了68.2萬噸,產品應用拓寬到垃圾填埋、尾礦處理、石油勘探、工業防滲和生態護坡等多個領域,環保土工材料成為土工紡織材料的新增長點。未來5來,行業還將以11.5%的平均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國內土工與建筑用紡織品的產量將達到206.6萬噸。
在工程設計創新論壇中,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白慶中教授講解了“固體廢物處置和填埋防滲技術”;住建部環境衛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劉暢副總工詳細介紹了“土工合成材料在生活垃圾填埋場中的應用和展望”;西南交通大學李志業教授與大家交流了“纖維混凝土在鐵路工程中的應用”;交通運輸部公路院劉英博士交流了“公路工程土工格柵拉伸特性試驗分析”;以及中海油煉化公司技術顧問劉國良帶來“善待地球——油庫罐區防污防滲”的深思考。這些直接來自下游工程使用的意見反饋,給我們的土工用紡織合成材料企業“做好產品配角”正能量的啟迪。
會上同時宣布,山東省政府正式批準中國工程院孫晉良院士在宏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院士工作站,進一步加強土工用紡織合成材料的開發與應用。